本文目录
想知道桂林的历史文化,旅游路线怎么走桂林日月塔里算命看风水的准不准桂林彩调桂林几乎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不知道您说的是哪个呢??
不过我可以为你提供几个:
桂林历史文化特色
距今约一万年前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时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隋唐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民国属广西省。
1914年改名桂林县。
1940年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桂林历史文化特色
桂林,以她独特美丽的自然风光饮誉中外,同时,也以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令人神往。桂林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果说甲天下的山水是一幅画,那么厚重的历史就是一部书。这部书从封面到扉页,从前言到内容,都展示了她那深邃迷人的文化底蕴。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概括言之有七大主要特色:
(1)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化。
(2)以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
(3)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文化。
(4)以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
(5)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
(6)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文化。
(7)以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在桂官邸、故居。
桂林现有文物古迹552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46处,其中灵渠、靖江王府及王陵、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甑皮岩遗址、桂林石刻6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文化古城
桂林是一座具有光辉灿烂的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之美天下皆知,使桂林旅游文化又多了一张世界注目的品牌。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桂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地位越来越突显。洪武五年(公元l372年)改元代静江路为桂林府,布政使司、府、县三级地方政权的治所仍置于桂林。清代沿明旧制,桂林仍是广西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藩国桂林。明洪武五年(公元l372年)修建府第,二十六年(公元l393年)筑城,前后历时二十余年。靖江王府城是在元顺帝万寿殿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早在唐代,独秀峰下就建有学宫。宋代在山南筑有“铁中寺”(后称大圆寺),元至顺二年(公元l331年),妥欢铁木儿做太子时,曾徙居这里,后他回朝称帝,追怀往事时改“大圆寺”为“万寿殿”。靖江王府是南京内宫的缩影。它的主体布局是:前为承运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左有宗庙,右有社稷,还有许多亭台楼阁等:公元l393年,即王府建成后的第二年,开始修筑城墙,以保护王府。城墙建在王府的周围,南北长555米,东西宽340米,周长约1790米。城墙内外均用大方青石砌成,全城开有东、西、南、北四座大门。万历年问(公元l573一一l620年),靖江王府的统治者继续在王府内大兴土木,建造了无数的亭台楼阁和轩堂馆所,独秀峰下建有宫苑,风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应有尽有。山下辟有池,设有彩舟画舫,专供妃子、宫娥游乐。整个建筑达40多座,运阶玉陛,红墙黄瓦,朱户雕楹,富丽堂皇。王府城的建筑,一方面说明了当年封建统治者通过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奴役,过着骄奢淫逸的腐化生活;另一方面,整个建筑的设计、施工,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靖江王不仅修建华丽的王府、坚固的王城,还强迫劳动人民为他们营造宫殿式的陵园。如,朱赞仪墓,封土高15米,直径30.5米。墓依以心势向西,周围有内外墙。外墙左右各长557米,宽364米;内墙左右备长l00米,宽62米。墓前有翁仲、华表及石兽,占地153亩。还有朱规裕夫妻合葬墓;朱约麒夫妻合葬墓;朱经扶夫妻合葬基等藩王、王妃、次妃、将军等墓共320余座。历代靖江王中除朱守谦、朱享嘉、朱亨致死后没有葬在这里外,其余都葬在这里。这些森严堂皇的王墓群,是后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物资料。王府和王陵l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不仅兴建了规模庞大的靖江王府池,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扩建桂林城,城池由今榕、杉、三湖向南扩展到桃花江。在城南开挖城壕,在桃花江上筑拦河坝(即今虹桥),分水灌壕,经象鼻山北入漓江。造就出一段护城河。扩建的城池,面积是宋、元旧城的三分之一。扩建后,桂林城周长l2里,辟有东镇、就日、癸水、行春、东江、武胜、宁远、丽泽、宝贤、西清、安定等l2个城门。这一城池规模和建制,一直保持到民国初年。
明清时期,桂林是岭南的一个文化中心,学风更盛,书院学校增多,士子如林,广西各地都有人到此读书。贡院不断扩建,明代考生号达1500多间,清道光年间达5011间,可见科学之盛。临桂县在明代考取进士的有52人,在清代有l88人;清人临桂考取状元的有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等4人,桂林因此有“状元城”之称。陈继昌是清代200多年两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中的一个,其高祖父陈宏谋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是17世纪研究儒学经世致用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岭南儒宗”,著述甚丰,主要有《五种遗规》等。地方志修撰亦成果显著,嘉庆年间谢启昆主修、胡虔总纂的《广西通法》有“省志楷模”之誉,还有蔡呈韶主修、朱依真编纂的《临桂县志》。文坛艺苑更是百花盛开,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明代著名诗人有包裕、张腾霄和张文熙父子以及张鸣凤等人。清代桂林诗人、学者数以百计,朱依真为“粤西诗人之冠”;龙启瑞、朱琦、王拯、彭昱尧、吕璜并称“岭西五家”,在清代文坛有一定地位;“杉湖十子”也有一定的影响。王鹏运、况周颐为清末四大词中的两位,共创“临桂词派”。清代桂林画坛名家辈出,有史可查的画家达百名之多;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一代宗师,周位庚为广西山水画家之冠,李熙垣、李秉绶、罗存理在桂林画坛上有重要地位。
甲天下的山水灵气,孕育了桂林的本土艺术,如桂剧、彩调剧、文场、零零落、龙船歌等。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纯朴而清新的艺术品种,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桂林文化的精华,演绎了一副桂林历史图。
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清乾隆年问部分艺人开始用桂林官话演唱,清光绪八年(公元l882年)开始,桂林出现了璎珞小社、宝华群英等楼戏科班。桂剧声腔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吹腔、杂腔。传统剧目上白远古尧舜,下至清末民初的故事均有所表现,大多从忠君保国、争战演义、爱情离合、侠义扶危、佛径道义、小说传奇中取材编演而成,如《隋唐演义》、《气周瑜》、《岳飞传》、《哑子背疯》、《打棍箱》、《金精戏仪》等。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l896年),曾任台湾总督的唐景崧退隐桂林后,自办桂剧“桂林春观”,聘压旦(林秀甫)、一枝花、唐云海等名角当该班台柱,并撰写剧本由该班排演,遂使桂剧有了第一批独特剧目。尔后,他常领林秀甫等名角赴上海观摩,回桂后创建了第一座营业性演出场所一锦福园。
彩调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清乾隆、嘉庆年间流行开来,于清朝末年成型。彩调剧诞生桂林,用桂林官话演唱。为区别于湖南花鼓戏,广西彩调剧的唱腔结构分为散曲联缀体,分调、板、腔三大类。另有数十支过场音乐和打击乐曲牌。传说剧目由一旦、一丑演唱的对子调发展为小旦、小丑、小生的三小戏,如《王三打鸟》、《三看亲》、《娘送女》等。
文场戏是桂林曲艺文场清唱(坐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道光年间在桂林街头有挂牌的“文武院子”坐唱文场与清唱桂剧,专供堂会演出。清光绪末年至宣传年间,桂林名“耍家”曾继藩、章幻圃、胡宏保、陈竹畴被誉为文场“四大金刚”,仿效桂剧在桂林施家园登台演出《翠莲对经》、《二姑娘算命》、《崔氏逼休》三戏,此为文场戏之始。
桂林渔鼓,鼓典类道情分类曲种,是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由道情演变而来。
明清时期桂林的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山水诗联与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的完全结合,以田园环境为衬景,融城内外文物古迹为一体的开放式大园林的城市格局,她以秀甲天下的自然山水和灿烂的历史文化闻名于世。
一个历史悠久游览胜地的见证
历史见证的桂林旅游胜地之芦笛岩,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一幅珍贵的艺术画卷!
被誉称为“大自然艺术之宫”的芦笛岩及其相邻的大岩,位于桂林西北郊光明山,距市中心约六公里。芦笛岩、大岩不仅以奇异峻美的景致
闻名,而且洞府内有不少前人的墨笔题字。对这些古代墨迹,人们称它为“壁书”。芦笛岩壁书共有七十七则,其中唐代五则,宋代十一则,元代一则,明代四则,民国四则,年代无考者五十二则。大岩壁书共有九十三则,其中宋代一则,明代七十一则,清代八则,民国一则,年代无考者十二则。由此可以看出,两洞壁书在年代分布上,有年可考的,芦笛岩以唐宋为多、明代较少,清代没有;而大岩则以明代为最多,清代次之,唐代、元代没有,宋代仅一件。由于芦笛岩壁书剥蚀严重,大岩壁书比较清晰可认,因此两洞壁书在年代无考的数量上,又以芦笛岩较多,大岩较少。就作者和内容来说,芦笛岩壁书有不少是文人、僧侣和游览者的题名、题诗,作者来自全国各地;而大岩壁书则多为当地入岩者的纪事。此外,从大岩壁书的用语通俗、行文不顺,以及错字、别字和书写之劣来看,它似乎多为粗识文字者的手笔。两洞壁书的不同之处,说明芦笛岩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览胜地,大岩则是明清时期当地群众的避难场所。
芦笛岩壁书最早见于唐贞元六年(790年)洛阳寿武、陈臬、颜证、王溆等四人题名。以上四人,颜证曾为桂州刺史,王溆于同年与僧人道树在虞山韶音洞有题名石刻。此外,芦笛岩唐代墨迹尚有:
“柳正则、柳存让、僧志达,元和元年二月十四日同游。”“无等、僧怀信、无业、惟则、文书、惟亮,元和十二年九月三日同游记。”“元和十五年,僧昼、道臻。”
壁书中的元和元年为公元八佰零六年,元和十二年为八佰一十七年,元和十五年为八佰二十年。怀信等人的题名虽然部分已经蚀没了,但从他们在南溪山元岩的题名可以得到左证。怀信、无等、无业、惟则及僧昼等人是唐代著名的和尚,《高僧传》里载有他们的生平事迹。这几批僧人结伴游桂,反映了当年桂林佛教的盛行。
在芦笛岩壁书中,保存比较完整、比较清晰是明代靖江王府采山队的题名,是一件为人注重的文物。题笔写道:“靖江王府敬差内官典宝周禧、郭宝、孟祥带领旗校人匠王茂祥、张文辉等数人十人采山至此,同游。丁丑岁仲夏月十有六日记。”
这则壁书高50厘米,宽58厘米,字径6厘米,反映王府在营建藩邸、陵墓时曾到此选材取石。据考证,靖江庄简王陵的陵门,金水桥等使用的带红纹石材即取自光明山。反映了当年靖江王为营建华丽的府第和陵墓大肆滥用人力物力的情况。它是封建统治者豪华奢侈的罪恶证据。
与芦笛岩壁书判然不同的大岩墨迹,则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桂林地区的社会情况和发生在这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大岩内的七十一则明代题壁中,有九则反映了桂林地区的天灾人祸和人民的苦难遭遇,这也反映了出了一幅桂林历史图。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桂林是国家首批通过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意蕴深厚。桂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宝积岩洞穴遗址,这里居住的“宝积岩人”是至今可以确认的桂林最早的原始居民。秦代在桂林东北部的最高山峰上建立了尧庙,因此而来酌“尧山”之名沿用至今。民间至今仍传说着虞舜南巡路经桂林,并驻跸于桂林北郊虞山的故事,至今虞山上留存了舜帝庙、舜亭、南熏楼、南薰亭等遗址和历代石刻。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古为南越地,战国属楚,秦属桂林郡,桂林较早纳人中央政府的管辖,历代统治者在此设府管辖。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军50万,南下统一百越,在兴安开凿了可与长城并称的灵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途经桂林,疏浚灵渠,南征交趾,在今桂林伏波山留下“伏波试剑”的动人传说和一个美丽的试剑石遗迹传说。南朝宋景平二年(424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颜延之来桂林担任始安太守。颜延之是南朝宋代诗人,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颜太守任内,开拓桂林文风,在独秀峰南麓留下“读书岩”胜迹。“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一首咏诗,肇始了桂林山水诗风。明代桂林设桂林府,封藩而至的朱元璋孙朱守谦到桂后,“静江”之名改称“靖江”。明王朝在桂林城区修建了靖江王府,后筑靖江王城。靖江王袭14代,历270余年。靖江王城虽历经战火,城内建筑只剩残基石栏,但用大青石筑成的城墙保存完好,为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藩王城址。清代在原靖江王城内建起的广西贡院,铸造了广西古代教育史上的辉煌,至今王城的城门上仍镶嵌着“三元及第”、“状元及第”、“榜眼及第”等牌匾。
历史上,桂林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处于荆楚之地与百越之地的交汇之处,成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结合部,是中原文化、儒家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杂交之地。千百年来,这几种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靖江王府、王陵、清贡院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和教育文化、以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西山、叠彩山、伏波山摩崖造像和开元寺、栖霞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红军血战湘江界首为代表的长征文化、以“西南剧展”和“八百壮士”为代表的抗战文化等在此竞相争辉,形成了内涵丰富而独特、个性极为鲜明突出的桂林文化现象。历代名人来桂林游览山水风光,留下许多精美的诗词和大量碑刻,这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解放后几十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游桂林时的题词、留言和观感谈话,更使桂林文化名传全球。此外,早在公元5世纪开始名士游客对桂林的颂诗文形成了包括山水诗词、散文、游记、神话故事、摩崖题刻等内容的山水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桂林有摩崖题刻、摩崖造像两千多件,山水诗词近五千首,山水散文近二百万字,神话传说数百则。桂林的人文旅游景观,在城区就有226处,其中一级景观25处,二级景观89处。而且,兴安灵渠和靖江王陵、王府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旅游景观如果能加以保护和有效的开发,完全可以与甲天下的山水相媲美。
线路的话,有很多种:
桂林—乐满地高尔夫—阳朔三晚四天尊贵豪华之旅
漓江阳朔风光摄影游
景点推荐:桂林尧山阳朔世外桃源桂林漓江
桂林古东瀑布
桂林两江四湖
桂林象鼻山
阳朔遇龙河
龙脊梯田
市内漓江精华游
乐满地休闲世界
龙胜温泉
荔浦银子岩
桂林冠岩
桂林十二滩漂流
一般参加旅行社的组团游都有购物环节的,虽然已经明令禁止,但很难禁绝。桂林的旅行社带游客购物一般去:玉石店、中药店、刀具店、奇石店、竹纤维制品店、土特产店、还有各色寺庙等等,那些店里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质劣价高,是店家、导游、司机勾结起来赚黑心钱。所以外出跟团旅游,不要听信廉价团和低价团,要仔细阅读你跟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避免上当受骗。
如果已经参团了,进店也要小心,浪费时间已经没办法了,就不要再浪费钱了,也没必要跟导游争吵,保存好证据,完了投诉他就行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它起源桂北,分布甚广。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历史沿革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清代中期湖南移民大量迁徒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传入广西。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于清末民初形成了源于花鼓戏又有别于花鼓戏的彩调剧。
清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清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清道光、光绪年间,受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即所谓“三十六出江湖调”)。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讨学钱》、《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四大名旦”:吴老年、潘发甫、梁如山、刘芳四;“鬼脸王”周朝纲;“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彩调艺术在这一时期已臻成熟。
辛亥革命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彩调剧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和神话故事的小戏,传统剧目约500余出,记录成剧本的有344出。
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艺术特点
歌舞并重,尤其在“三小戏”中更为突出。音乐唱腔分腔类、板类、调类三种。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如:腔类按行当定名的有老旦腔、摇旦腔、小生腔、旦脚腔、丑脚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媒娘腔、强盗腔、和尚腔、神仙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板类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如鲜花调、渔鼓调、零零落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还有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鼓、钹等,锣鼓点常用的有“一条龙”、“三点头”也叫“长锣”、“一钹”、“三钹”“四钹”等。
彩调表演中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这两个行当身上,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仅丑角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大类,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矮子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手帕、彩带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最主要的一件,扇花的舞姿也有数十种之多,如: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遮羞扇、摆扇、摇扇、抛扇、滚扇、波浪扇、合壁扇、反接扇等。表演中可将扇子当作扫帚、雨伞、划浆、撑篙、刀枪,真可谓万能道具。
各行当的亮相也称“亮台”,作多达十余种。有台角亮相、开扇亮相、抬扇亮相、压扇亮相、侧面亮相、遮羞亮相等。小生和旦角常用的有金鸡独立、伏虎卧龙、醉仙卧枕、回头望月、秋波回顾等。
角色行当
彩调剧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
生行
细分为小生、老生、娃娃生三类。
小生多饰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有志青年,表演唱、做、念、舞并重,以演载歌载舞的小戏居多,其中不少角色原为丑行应工,1949年后,因丑行面部化妆涉嫌丑化劳动人民而改由小生行应工。如《王三打鸟》的王三等角色即是。
老生多饰年事已高的正面人物,鹤发白须(贴须),重唱功。如《五子图》的许凤山,《五娘剪发》的张广才,《土地帮工》的土地神等。
娃娃生饰未成年的小孩,如《王麻接姐》的王麻,《狗保闹学》的狗保及学童等。演出时,常以学员扮演或由花旦、小生代脚。
旦行
分花旦、正旦、老旦、摇旦四类。。花旦常演载歌载舞的戏,表演敏捷优美,活泼热烈、俏丽可爱,唱、做、舞并重。如《王三打鸟》的毛姑妹,《龙女与汉鹏》的龙女,《刘三姐》的刘三姐等。
正旦言行稳重,举止端庄,以唱、做见长。如《换子记》的庞氏,《下南京》的三妹,现代戏《三朵小红花》的妈妈等。有时也饰性格开朗,办事泼辣的人物,其表演近于摇旦,如《双打店》的孙二娘,《塑菩萨》的张二嫂等。
老旦所饰人物有白发持杖的婆婆和一般老妇人,性格多样,身份不一,均以唱、做为主。如《娘送女》的妈妈,《换子记》的家婆,《媳厉婆》的婆婆等。
摇旦又名丑旦,多饰泼辣的店二嫂、媒婆和巫婆等人物,表演重念白和做功。如《刘三姐》的媒婆,《凉亭斗火》的二嫂子,《恶媳变牛》的媳妇等。
彩调剧中,旦行的剧目很丰富,有“无旦不成戏”之说。
丑行
分正丑、烂丑、褶子丑三类。
正丑所饰人物多为农民和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有老有少,性格各异,均为喜剧中正派人物,表演诙谐滑稽,动作明快大方,唱、做、念、舞并重。如《油漆匠嫁女》中的胡漆匠,《阿三戏公爷》中的阿三,《一抓抓磨豆腐》中的一抓抓等。
烂丑多饰演不务正业之辈,以扭矮桩为主要步法,面部肌肉灵活,喜怒无常,言行滑稽,以念、做见长。如《王二报喜》的王二,《汪三吹烟》的汪王,《双打店》的胡瓢二等。
褶子丑又句长衫丑,所饰人物多是较有身份者,表演以高、中、矮桩为基本步法,念、做见长,扇花技巧较多。如《隔河看亲》的刘老爷,《洗绣鞋》的马金龙,《半夜拜菩萨》的县官等。彩调剧丑行的表演富于特色,剧目较多。
文献介绍
1.彩调艺术研究/蔡定国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2.--271页.--(广西各族民间文艺研究丛书)
2.彩调音乐/沈桂芳编写.--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215页
3.桂剧壮剧彩调剧移植革命样板戏唱段选辑/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南宁:编者,1975.--83页
4.广西戏剧选/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9.--314页
5.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19,723页
6.桂林玻璃桥那里有彩调..但是要5块钱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