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水浒传》中高俅故事从何而来,原名就叫高俅吗如何评价《水浒传》里的高俅《水浒传》高俅是好人还是坏人高俅本名不是“俅”,本名是“二”,因为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高二,但是因为踢得一脚好球,所以人们平常一叫顺嘴了,所以人人叫他“高毬”,后来发迹之后又改名叫的“高俅”。
《水浒传》高俅根据历史人物高俅改编,在自己发迹,官升太尉之后,无恶不作,陷害忠良,与蔡京等人,狼狈为奸,著名事件“白虎节堂”便是他做的好事。
而高俅前半生事迹如下:
首先——半生坎坷,高俅是个不学无术的市井无赖出身,因此平日里也只能傍着有钱人的儿子混吃混喝、陪玩陪唱,因此早些年也是身不由己:
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在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送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本来高俅靠着王员外的儿子混吃混喝,发迹之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俅”,但是后来不久只能背井离乡;
其次——端王赏识,高俅后来被人举荐去小学学士苏东坡家里谋职,苏东坡又把他引荐到了王都尉府中作亲信,后来有一天王都尉派遣他去给端王送礼物,进门之后发现那端王正与小黄门踢球玩,这可是正中下怀,于是高俅大显身手,端王见他踢球踢得好,于是留在府中陪玩;
最后——飞黄腾达,后来宋哲宗驾崩,端王继位,便是宋徽宗,于是高俅也被宋徽宗赏识,做了太尉,开始飞黄腾达,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或许高俅与梁山好汉的区别就是,他们在遇到世道不公以后,选择了上山,而高俅选择了抗争。
《水浒传》中开始讲述了高俅耍无赖的情节,作为梁山好汉,寓意表明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直至官逼民反,罪在皇帝和他宠任的贪官污吏,不管是什么样的演绎,"坏"是正片的中心,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高俅都不是什么好人,对水浒好汉的迫害,总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这毕竟不是真是的高俅,而是演绎出来的,在当时动荡的历史时代高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在《水浒传》当中的高太尉。其实从《水浒传》电视剧当中的扮相上就能看得出来,高俅不是什么好人,殿前都太尉高俅,典型的反派人物,先是把八十万禁军教头逼得背井离乡,之后又把教头林冲害的家破人亡,林冲如此不得不反上梁山,整本书中,高俅是不是出来露个脸,给好汉加几块绊脚石,这样的形象,就是冲着不让人喜欢而塑造的。
高俅在秦朝时期。秦王嬴政登基后,改设三公九卿。三公即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秦朝并没有人担任太尉,也就是形同虚设。就秦始皇来说,不希望太尉来染指兵权,所以空缺了太尉一职的人选。也即在秦朝时期,太尉名义上可以执掌全国兵马。三国时期,贾诩、司马懿等人曾经担任太尉一职。彼时,太尉逐渐成为荣誉的官职,也即没有什么实权。
书中的高俅只能是表面功夫做做足,看上去好像派头很大,实际上,壳子里面都是坏水,要说高俅是《水浒传》的灵魂人物,这其实都没什么问题,因为如果不是高俅的各种陷害逼迫,梁上能不能聚集起一百零八好汉,那都还是未知数,正是因为有了高俅,这才有了水浒的故事。
历史上整体对高俅的评价,并不是十恶不赦,不是奸臣当道,而是说他大体上没什么,他虽然的确做过不好的事,然而总体来说,还算是个好人。而在小说里,他多少还是为宋徽宗背了锅的,毕竟谁也不敢直接说皇帝的不是,那就只好推给他身边的人,替他受过了。
历史上的高俅虽然不能算是好官。历史讲述的也不能称之为无恶不作,只能算是一名贪官污吏。对这段历史的重要性有阵深刻的记忆。高俅有能力却不能为百姓着想。高俅成为了贪官污吏,可能才会让自己在水浒中的形象如此无恶不作,只是每个人的命运不同罢了。
《水浒传》高俅是坏人。
高俅在《水浒传》里是个恶贯满盈的人物,干尽了坏事,虽然身为高官,却经常官报私仇,可见没有做高官的肚量。
高俅在《水浒传》中,不遗余力的打击梁山好汉,而且是谁得罪他,他就狠狠的报复谁,绞尽脑汁的设计陷害。而且在后来的抗金斗争中,高俅不顾家国灭亡,设计陷害忠良,为了一己私利,弃国家大义于不顾,中饱私囊。
历史原型
书上高俅的故事是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历史上的高俅没有书上的那么无能,书中的高俅只做两件事,一是踢球,二是陷害梁山好汉。历史上的他还是比较有才能,文武都行,文的方面,写毛笔字写得好,诗词也写得很有水平;武的方面,刀枪棍棒都会使,踢球只能算是众多才能中不起眼的一种。和书中相同的是,他确实是因为踢球踢得好,被端王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