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算命到底能不能信歇后语有哪些儋州人历史能信,命和运是两个概念。主要看命运。命是时空自由组合形成,运是事物潜在影响发展规律,冥冥之中有一股发展方向力在随着时空轴发展,所以是弄人的,也是人的各条运势,也叫潜在作用规律,可以受自然与社会的自由组合系统影响不同,并且相互作用,与时间和空间等有关,二是每时每刻的人在不同地域的人都会不一样,这种事情需因人而异。三主要是找到对应时空来做趋吉避凶。也可查看知道主页。所以综上应该是命理和占卜共同来进行借鉴了解之后趋吉避凶较为稳妥。这也是有的人算的准的原因,文化不会骗人,人才会骗人。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1.海南儋州历史儋州自建制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儋州古称儋耳郡,是海南岛最早建成于汉代的两个郡之一,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古称“儋耳”。
1983年XXX视察儋州时,座谈会上曾发问:“儋州是怎么来的?”弄清儋州,必须弄清儋耳的由来。
儋州,古称儋耳。据古籍记载,儋州早期土著缝制的衣服,“缝布二尺,幅合二头,开中央。以头贯穿胸不突穿。”有点象用单被包身。故春秋时期有人把儋州称“贯胸国”。到了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长时期作为货币交换的贝壳不再使用。而海岸线长达六百多公里的古儋州,贝壳堆积如山,人们用作装饰品,尤作耳坠、耳环为多,垂及双肩,成为特色,又称为“离耳国”。故《山海经》云:“南荒之外,有离耳国,其人耳长及肩,每逆风走,则将耳反搭。”到了汉武帝元鼎五年,也就是公元112年,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平南越之乱,追南越丞相吕嘉及太子赵建德“亡入海”。见离耳国是块宝地,人烟密集;东部海岸又多珍珠,奏请汉武大帝立郡管理。郡治设琼山和儋州的三都。以海南多产珍珠为由,以及儋州人的耳长量貌之说,从《国语·齐语》“觅任儋何”中,取名珠崖郡、儋耳郡,寓言“珍珠任儋耳”。
此即儋耳由来
2.儋州人的祖先是哪的儋州话是粤语个屁啊,儋州话:一种语言两套读音,更像是闽语粤语客家话官话的混合体,把儋州话归入粤语简直是天大的忽悠,儋州话和粤语天差地别只是有个别像粤语而已,不信你自己去听听吧
儋州曾氏等来源于福建晋江
查考历史,儋州土著居民为黎族,汉族早期移民为符、黎二姓;五季之末,羊、杜、曹、陈、张、王、许、谢、黄、吴、赵、唐十二姓相继迁儋,或以仕隐,或以戍谪,或以逃难。五季之末,为梁唐晋汉周期间。早期移民,土著讲俚话,十四姓***,从谱谍所载,多从福建莆田、晋江、泉州等地迁儋,按说应讲闽南话,被地方统一接受的语言尚未形成。到梁大同中,南北朝冼太夫人平定儋州,梁陈隋三代,儋州地区的大小官吏,均由冼太夫人的夫君冯宝从南北朝高州、梧州两府调来,他们带来的当地语言体系,经过和本地流行语言的结合,到唐代时形成了儋州话。
南北朝那时没粤语,粤语人的族谱所载是南宋末年的江西,福建西部等移民,经过南雄珠玑巷。
儋州话流行于儋州中北部地区,又称海边话或乡话,使用人口约有50万—60万,“是本岛汉语中仅次于琼文话(海南话)的一种方言”。(梁猷刚著《广东省海南岛汉语方言的分类》)据学者研究,汉族早期移民为多从福建莆田、晋江、泉州等地迁儋,讲闽南话,但此时被地方统一接受的语言尚未形成。至南北朝时期冼太夫人平定儋州,儋州地区官吏大部分由冼太夫人从高州、梧州两府调来经过和本地语言的结合,到唐代时形成了儋州话。据民国《儋州志》记载,“外人来儋,惟高梧人为先且多,故其言传遍乡间。”又,儋州话“乃高州、梧州传来,故今声调颇异,而与高梧人言通”。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丁邦新认为,儋州话形成于宋代以前,最接近古代汉语,可以说与古汉语相通。不过,操儋州话者若吟诗作对,不直接用儋州话,而是借用“字音”的读法来检验其平仄得失。“字音”,儋州人称之为“字眼”,与之相对,儋州话被称为“口语”。“新中国成立以前,操儋州话的人,读书要皆习口语和字音。”今年64岁的儋州文人谢有造告诉记者,他小时候读私塾时,老师教书都是用字音,“口语与字眼在平仄上不一样,口语平声、字眼仄声,口语仄声、字眼平声,不会字眼就不会吟诗作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觉亚认为,由于古儋县是古时官员和文人学士流放的地方,他们来到儋县后,给当地人民传播了中原的文化,教当地人识字。因此,儋县地区通行一种读书音,即汉字的读音。这是一套古官话的读音,属汉语北方方言。读书音和口语并行不悖。
3.海南儋州历史儋州市古称儋耳,汉时置郡。
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两郡(儋耳郡治儋耳)。这是海南岛上最早同时出现的行政建制。
南北朝梁大同(535~546)废儋耳郡地置崖州,后更名珠崖郡。隋大业六年(610)珠崖郡迁出,复置儋耳郡,治义伦县地。
唐武德五年(622)改儋耳郡为儋州。宋太平兴国改义伦为宜伦县。
元、明、清因之。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改称儋县。
1950年解放。1957年分为儋县和那大县,翌年复并为儋县。
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县级市)。 1995年底,儋州市总面积3235平方千米,总人口76.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42万人,农村人口62.36万人;非农业人口16.82万人,农业人口59.96万人。
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0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境内。市***驻地那大。
1996年底,儋州市总面积3235平方千米,总人口78.32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17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境内。
市***驻地那大。 1997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35平方千米。
人口79.64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0个村(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境内。
市***驻地那大。 1998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500平方千米。
人口81.13万人。辖1个办事处、19镇5乡,260个村(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
市***驻地那大。 1999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
人口82.96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1453个自然村。
市***驻地那大。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835465人,其中:那大街道121243人,南丰镇22926人,洛基镇16686人,大成镇12295人,雅星镇12653人,和庆镇24454人,兰洋镇11199人,新州镇29526人,光村镇18392人,长坡镇28068人,王五镇24274人,排浦镇16715人,海头镇39818人,三都镇19366人,木棠镇28904人,峨蔓镇17464人,新英镇35143人,白马井镇35606人,富克镇9309人,中和镇36045人,番加乡4122人,松鸣乡17672人,兰训乡9323人,松林乡14927人,东成乡25007人,国营西培农场20519人,国营西华农场16661人,国营西庆农场17670人,国营西流农场9420人,国营西联农场16333人,国营兰洋农场9486人,国营新盈农场12012人,国营八一农场42750人,国营龙山农场1974人,国营红岭农场4151人,华南热作两院16326人,洋浦开发区37026人。
2000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86.59万人。
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1453个自然村,境内有国有农场10个。市***驻地那大镇。
2001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87.6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84726户、总人口8760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1097人)。
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市***驻那大。
2002年,白马井镇、松鸣乡(除新地行政村)合并,设立白马井镇;王五镇、松鸣乡的新地行政村合并,设立王五镇;光村镇、松林乡的沙井、欧宅、扁墩、大老行政村合并,设立光村镇;兰训乡、木棠镇与松林乡的神冲、周坊、谭乐、长老行政村合并,设立木棠镇;洛基镇、那大办事处合并,设立那大镇;东成乡、长坡镇合并,设立东成镇;番加乡、兰洋镇合并,设立兰洋镇;富克镇、雅星镇合并,设立雅星镇;新英镇、新州镇合并,设立新州镇。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
人口88.64万人。辖17个镇(那大镇、南丰镇、雅星镇、和庆镇、大成镇、新州镇、光村镇、东成镇、中和镇、峨蔓镇、兰洋镇、王五镇、排浦镇、海头镇、木棠镇、白马井镇、三都镇)、261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
市***驻那大镇。 2003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
人口90.1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78087户、总人口9009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0476人)。辖17个镇、216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
市***驻那大镇。 2004年底,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
人口90.08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98198户、总人口9407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3535人)。辖17个镇、262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
市***驻那大镇。 2005年,儋州市***批准了《关于和庆镇美扶行政村区划调整方案》,将和庆镇美扶行政村划入那大镇管辖。
全市辖17个镇:那大镇、和庆镇、南丰镇、大成镇、雅星镇、兰洋镇、光村镇、木棠镇、海头镇、峨蔓镇、三都镇、王五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东成镇、新州镇。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国营西培农场、国营西华农场、国营西庆农场、国营西流农场、国营西联农场、国营蓝洋农场、国营新盈农场、国营八一农场、国营龙山农场、国营红岭。
4.儋州话历史有多少年了儋州话编辑儋州话是一种来自于粤语的海南本地方言,有100万左右的使用人口,又称乡话,在海南岛,使用人数仅次于海南话和黎语。
分布地域为除儋州市东南角和几个小镇外的大部分地区,昌江县北部沿海的南罗、海尾一带和县城石碌镇西缘的一小部分地区,白沙县北部与儋州市交界的村落,以及东方市、乐东、琼中、白沙、三亚市的个别城镇。1起源编辑南朝梁大同年间(公元535年-544年),世居高凉郡(今广东高州)的冼夫人领兵出征海南,冼夫人及其军队的官兵可能把融合了古代南越语的古粤语语带入了海岛。
当年的进入海南的岭南古粤语发展成今天的儋州话和迈话,在儋州和三亚广泛使用。2次方言编辑儋州话有北岸音、水南音、昼家音、山上音、新英音、海头音、五湖音之各区方言。
3归属编辑儋州话,乃唐代改儋州时形成,研究认为中国流行的地方汉语方言当中,儋州话最接近古汉语,可以说与古汉语相通。这个观点是台湾著名教授丁邦新通过儋州光村旅台人员王先生的发音研究结果,于1979年参加法国巴黎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讨论会时提出来。
华南师范大学梁猷刚教授在《广东省海南岛汉语方言的分类》一文中指出:“粤语系统的儋州话,是本岛汉语方言中仅次于琼文话的一种方言”。关于儋州话的形成,修编于明代的《儋州志》这样记载:“儋州人来自旧高州、梧州两府,儋州话保留着粤语的一些特点,但也渗透海南各地方言的一些共同特点”。
查考历史,儋州的土著居民为黎族,汉族早期移民为符、黎二姓;五季之末,羊、杜、曹、陈、张、王、许、谢、黄、吴、赵、唐十二姓相继迁儋,或以仕隐,或以戍谪,或以逃难。五季之末,为梁唐晋汉周期间。
早期移民,土著讲俚话,十四姓***,从谱谍所载,多从福建莆田、晋江、泉州等地迁儋,按说应讲闽南话,被地方统一接受的语言尚未形成。到梁大同中,冼太夫人平定儋州,梁陈隋三代,儋州地区的大小官吏,均由冼太夫人的夫君冯宝从高州、梧州两府调来,他们带来的粤语体系,经过和本地流行语言的结合,到唐代时形成了儋州话。
由于这种语言由为官为吏传开,非常讲究字音和声调,最大的特点是保留古代入声调,如十、叶、急、湿、协、别、烈、结、节、地、北、册、凿、责、驳等字,字音口语均读入声。入声的三组塞音韵:双唇塞音(如甲、答、合、入、习),舌尖塞音(如:杀、达、八、缺、血),喉塞音(如:黑、落、刻、药)较为整齐地与-m、-n、-ng三组鼻言韵相对应。
我利用《新编古汉语字典》查找儋州山歌中部分无法用现代汉语文字表达的方言,就找出了三百多字。儋州话还有一个大特点,就是字音和口语读法不同,字音就是儋州人经常说的字眼。
如:山—口语讲dan,字音读san;静—口语讲siang,字音是jing,传统的字音,就带有古音色彩,可以准确审辩字的平仄,对习作格律诗词或楹联较为容易,儋州老幼皆识吟诗唱对,得益这种字音。儋州话还经常出现一字读多音,按不同对象进行语言替换,如“四”字,按次序读“1、2、3、4”里的“4”时,读diang(生),也可以读Dei(死),而读“四五六”、“七七四十九”之类排列的“四”字,读作“生”,但在五湖四海、四通八达、四平八稳的语中的“四”,又只能读di(式);而一句语中出现两个“四”字,如四六二十四,第一个四读式,第二个四读生;对人的辈份称呼如四女、四侬、四哥、四叔,只有读chuong(长);对单个数字称呼,如四日、四人,又改读二双日、二双人;但碰四十之类双数词,只能读生拾,不可读二双拾。
古代汉语,本义是一词多形,而字音古今演变;音同音近,互相假借;转义繁复,一词多义多音,形音义连为一体。儋州话与此理论一个样。
关于儋州话,我的看法,因与古汉语相通,深奥复杂,与现代汉语距离较远,对青少年儿童学习汉语拼音和习作相当不利,不应提倡,而应大力提倡讲普通话。但为了保护地方方言,保持儋州作为诗词之乡、楹联之乡的特色文化,初中毕业后,即汉语拼音、英语音标和汉语基础知识较为稳定后,可以学习儋州话。
在中和、王五、长坡及那大老市区流行的军话,属汉语北方官语系统。《儋州志》认定其与南省官话正音相同,乃五代前士大夫以军戍儋,遂相传习,故名“军话”。
日本汉语方言家桥本也“设想这是一种官话方言”。有的网友提出军话读音像南宁话,是否当时戍儋军人多从南宁一带来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军话决不是四川话,发音差距很远。北宋苏东坡之所以能够沟通,因他多年在朝为官,通晓北方与南方的官话音是可以理解的。
客家话是从潮州(老客)和恩平、开平(新客)传来的。临高话亦称翁贝语,丁邦新教授认为与“侗台语有亲属关系”。
白话为粤方言,高州地区居民避乱到儋而传。黎话是黎民族语言,苗话是苗民族语言,讲黎话、苗话的民族同胞,基本都会讲海南话。
5.儋州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给儋州市留下了众多古迹,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
在拥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基础之上,在2013年10月12日又获得“中国书法之乡”。儋州人喜爱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
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一批批音乐工作者前来儋州采风,陶醉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
2006年,海南省儋州市申报的“儋州调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45。
6.谁是儋州人,儋州有哪些习俗,我是六年级的,要写一篇家乡的习俗换花节: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是琼山府城一年一度的独具风味的大盛会,换花节原是琼山特有的民间节日,历史悠久,但是以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如今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换花,其活动的形式、规模、范围、区域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着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
军坡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儋州民间歌节:
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
古万洲婚姻习俗:
古万洲所在地就是今天的万宁。
古万洲的婚姻习俗很有讲究,从订到结婚要以历几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第一步是"定礼"。
必须送槟榔,凡是女子受聘某家就叫做"吃某氏槟榔";
每二步是"纳币"。
这里包括送银元礼物到女方,同时,将男女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请算命生先推算,男女双方是否"相克"如不相克,则可订婚,
第三步是"择吉清期"。
也就是选择吉祥之日成婚。在择吉之时,还需向女方送聘礼,可以送金、银首饰、手镯、钱物,也可送猎、酒、米等。结婚日期一般由男方提出。如果女方家中无丧事或重大变故,一般不能拒绝;
第四步是"成婚"。
结婚的这天,新郎必须亲自来接新娘,新娘坐八抬大花娇,并请乐队吹吹打打举行大宴,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并送钱为礼物,新娘到了新郎家后,先"拜堂",拜堂行三跪九叩首大礼,然后在上吃"合登酒",酒喝三杯就行,到夜晚入洞房。第二天夫妇双双到大堂上拜见新郎父母,第三天"回门",即新夫妇回访娘家,拜见岳父岳母海南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不一样,黎族的“跳竹竿”
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跟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由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参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边跳舞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热烈气氛。
黎族婚俗黎族青年的婚恋别具特色,按照黎族习俗,村子里的姑娘长到十六岁,就要搬出父母的住房,单独住在离父母不远的闺房内。闺房多为茅草房,内放一张大床。住进闺房的姑娘便开始了自由恋爱。年轻的小伙子可以随意到闺词语民姑娘聊天、玩耍,姑娘喜欢上的小伙子就留宿房中,不喜欢就让他离开。被姑娘逐喜欢上的小伙子经闺女房的自由恋爱之后,由父母正式上门提亲。提亲时要带上一些姑娘爱穿的衣服和槟榔。槟榔是求婚最重要的礼物,带少了姑娘家会不满意。等到正式举行婚礼时,十分热闹,有伴娘与伴郎山歌,有新婚夫妇在欢乐声中饮幸福酒,还有“逗娘”活动,全村人杀猎宰羊在一起庆贺。